Berita

Berita, Prestasi

世界大学华文教育系的三名学生在ICCM马来西亚在线举办的国际比赛中获得荣誉

2025年09月01日,ICCM马来西亚在线举办了国际比赛—— Chinese Global Competition。来自世界大学华文教育系的三名同学在不同项目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2022级Kornelius Setya Kwa(柯志宏)在中文诗歌朗诵比赛中荣获第一名;2023级Kenny(蓝怡洁)在中文歌曲表演比赛中获得第二名;2023级Haris Sherly(黄静怡)在中文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 据悉,比赛采取线上形式,参赛选手需提交录制视频,并且经过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的比拼。本次大赛不仅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使竞争格外激烈,也为青年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与交流切磋的平台。 在中文诗歌朗诵比赛中,Kornelius Setya Kwa(柯志宏)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作为朗诵题目,而在决赛中带来《将进酒》(唐·李白)。他表示,能参与这次的比赛感到很开心,因为在备赛的过程中,不仅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典诗词之美,也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学习热情。 在中文歌曲表演比赛中,Kenny(蓝怡洁)在初赛中演唱周深的《大鱼》,而在决赛中选了王菲的《红豆》。他表示,在备赛的过程中,他因嗓子不太舒服差点放弃,但仍坚持不懈、反复录制。她也说道:“努力也许不会立刻开花,但终会在某一天结果。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光。” 在中文演讲比赛中,Haris Sherly(黄静怡)演讲了关于他学习汉语的经历,在初赛中他以《走进汉语的世界》为题,而在决赛中他以《汉语中成长》为题。她表示,虽然录制演讲视频需要多次练习和拍摄,但锻炼的过程也提升了自己的心理素质,也让她体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深刻含义。这段经历不仅让她更加自信,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汉语的信念。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世界大学教师们的悉心培养。三名同学的成绩,不仅展现了世界大学学生扎实的中文能力,也为学校增添了新的光彩。同时,他们也希望以自身的经历激励更多汉语学习者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 文字:Angellinne Tan(陈家玉) 编制:Yanti(洪丽萍)

Berita

暨南大学文学院团队参访印尼峇淡世界大学共探合作新篇

2025 年 08 月 18 日,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魏霞、副院长吴青、院长助理刘依平、中文系讲师刘惠明一行,前往印尼峇淡世界大学进行参访交流。一同参会的还有慈光基金会会长 Bapak Liyas Masri(黄如在)、世界大学校长 Bapak Dr. techn. Aswandy, M.T(林庆祥)、世界大学语言文化教育学院院长 Bapak Dr. Herman (唐根基)以及世界大学的华文教育教师。 此次交流围绕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及合作展望等关键议题展开。暨南大学文学院学科实力强劲,设 3 个博士点,及中文、历史等硕士点,历史学更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师生约 2000 人,港澳台及海外学生占比显著且持续增长,校园文化多元,各类文化活动丰富。 师资方面,学院 170 余教职工中约 140 人为教学科研人员,借国家级平台深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人才培养亮点突出,粤内专业成绩优,为特殊生源提供升学渠道,计划与印尼院校加强培养合作。 双方在学术研究合作上达成共识。暨南大学文学院拟将印尼华文教育及文化传播案例纳入研究项目,关注东南亚中华文化传承及 “华二代” 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另外,也提出课程开发、学生联合培养等合作建议。印尼峇淡世界大学相关机构则希望加强师资培训、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并计划回访暨南大学文学院推进实质性合作。

Scroll to Top